服務學習反思單之理論基礎  林銘雄(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

    服務學習在推動過程中,常用到服務學習反思單(表一),從WHATSO WHAT NOW WHAT三個面向來撰寫,那麼這三個面向在整個服務過程中的位置究竟為何?我們從圖一、服務學習方案循環來看,從1.學生與社區民眾2.真實需求的確認10.新應用等十個步驟,WHAT包含了服務前反思(3確立學習目標4.計畫與準備)、服務中反思(5有意義的服務經驗6.觀察7.分析);SO WHAT焦點則放在服務後反思(8.評價與新領悟9.慶賀);NOW WHAT則是服務方案告一段落後,面對生活及下一次服務方案的銜接(10新應用)。

    然而,在整個服務學方案循環中Kolb經驗學服務學習圈(圖二)和Fertman & White服務學習圈(圖三)又是扮演何種角色?可從巨觀及微觀兩層次來看,巨觀層面依步驟可套用至整個服務學習方案推動過程,而微觀層面則是在服務學習方案推動的所有作為中不斷的運作。舉例來說,在服務學習方案循環的第4.步驟「計畫準備」,假設要召開一個籌備會議,就會議召集人而言,其召集當次的會議即可以視為一次服務學習的行動,會經歷Kolb經驗學習圈的具體經驗、反思觀察、抽象化概念、行動試驗、內化等五個階段,將召開籌備會議,藉由實際操作經驗而內化成具體的個人學習成果。從Fertman & White服務學習圈來看,會議的召集亦可經歷準備、服務、反思、慶賀的過程,從會前的工作進度掌握、協調,到會中帶著工作人員進行服務學習方案目標及執行的聚焦反思,透過慶賀(celebration)的概念,讓成員看見大家在計畫準備當中的用心學習及成長,並適時給予激勵,讓成員累積面對後續服務工作挑戰的能量。如此,從微觀角度的「反思」,不會侷限於服務學期圈「準備-服務-反思-慶賀」或經驗學習圈「具體經驗-反思觀察-抽象化概念-行動試驗-內化」當中的階段重點,亦即不是服務方案的服務活動執行後「才出現」或「才能有」反思,而是在整個服務學習方案中藉由許多具體的行動操作步驟,持續進行的動態反思歷程。

    因此,服務學習反思單中的「反思」,在WHAT部分就會包含整個服務的過程(服務前和服務中),SO WHAT則可視為服務活動結束後的整理回饋,直到慶賀做為結束,最後以NOW WHAT作為服務學習成果(新的概念、觀點)展望未來新的應用。

表一、服務學習反思單    製表:林銘雄2006

單位/團體

 

活動名稱

 

服務對象

 

日期/時間

 

活動地點

 

參與人數

 

填表人姓名

 

填表人系級

 

填表人學號

 

活動目標

 

What

 我工作內容是什麼?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接觸了什麼?】

 

So What

【我的所見所聞帶給我什麼感想與思考?我學習到了什麼?對我有什麼意義?服務過程中,我產生了什麼新問題?尋求解答的方式、過程及結果?】

Now What

這些經驗對我看事情、看世界、看自己有改變什麼?對自我認知有什麼改變?我能做什麼?(如:服務對象、社區(機構)、自己、家人朋友、學校、社

 

 

1.jpg

 

2.jpg

 

3.jpg

參考資料:林銘雄(2005)。服務學習方案規劃之研究—以輔仁大學服務學習課程推動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公益熊 的頭像
    公益熊

    共好天地

    公益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